此前,桥梁施工通常使用传统空气吸泥机进行作业,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取土盲区问题。智能机器人则提供了全新作业思路。履带式绞吸机器人由传感监测系统、水下液压系统、履带底盘、绞吸装置、液压支臂、潜水渣浆泵和回转吊装系统几大部分组成。其外形如坦克,前端是一个液压绞吸头,履带轮可在高低不平的水底平稳前行。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告了一个可协助电子游戏设计师迭代设计游戏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工具。这个AI模型由微软研究团队开发,仅通过玩游戏的训练就能学会设计游戏,而其生成的稳健三维(3D)世界,遵循了电子游戏的设计机制。
研究团队采用一种强大的计算技术——晶格量子色动力学,来绘制质子内部作用力图谱。这一技术将空间和时间分解成一个个精细的网格,从而能够模拟将夸克结合成质子和中子的强力在质子内部不同区域的变化情况。
杭州企业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再获政策利好。规模达70亿元的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近日在杭签约落地。该基金是浙江省“4+1”专项基金群落地规模最大、期限最长,且是首支由杭州市级国资主导的产业集群基金,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集群化培育、规模化提升、智能化发展、国际化布局。
“相较于传统电池,锂电池不仅能够提供更持久的动力支持,还因其具备快速充电能力而极大提升了机器人的使用效率,为人形机器人的全天候、全场景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锂电池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进而驱动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电池技术的迭代升级。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韩璧丞无数次讲起这个“简陋”的实验,那是脑机接口从0到1的历史时刻。 2015年,韩璧丞与伙伴们几乎是在同样简陋的条件下创立了强脑科技(BrainCo),他们的目标是:推动脑机接口技术从1到100的进化。
人工智能(AI)应用破圈,踢球、面试、做家务等统统轻松拿捏;在展台前,开发者们簇拥交流;在会场内,机器狗腾转挪移,虚拟现实(VR)眼镜捕捉着AI生成的城市图景……2月21日至23日,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在上海举办。此次大会以“模塑全球 无限可能”为主题,数万名开发者、领军企业及学术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话人工智能技术前沿与产业融合的无限可能。 开源力量加速终端渗透,成为了本次大会的高频词。“目 ...
近年来,国内外多个大模型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由此生成的AI助教、虚拟实验室、语言工具等纷纷落户大学,在与高等教育的融合中不断迭代。当大学生遇上大模型,一场教与学的变革已然向我们走来。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动力电池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期发布的《中国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报告 ...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张晓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当下AI眼镜出货量较低,但市场需求的天花板极高。未来1年至3年会是AI眼镜发展的关键节点,而满足用户需求是诞生爆款的先决条件。” ...
杭州超重力场项目,即“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由浙江大学牵头建设,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目前,土建建设已经进入尾声,能产生超重力场的模型机也已经进入空载调试阶段,计划下个月进入带载调试阶段。调试成功后,设备就将正式投入使用。
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研究人员在布里渊显微镜技术成像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布里渊显微镜的速度和通量提高了1000倍,观察光敏生物样本更加高效,为探索生命科学提供了有力工具。相关论文20日发表于《自然·光子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