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背后,隐含着怎样的深意?新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任大鹏。他表示,城镇居民、退休干部等都不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取得宅基地于法无据,而这一规定的背后,既为保护耕地资源,更对保护农民根本权益有重大意义。
中共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23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提出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其中,文件首提「農業新質生產力」,並提出支持發展智慧農業,拓展人工智能(AI)、數據、低空等技術應用場景。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2月19日上午,体育教学部组织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第一次全体会议,部署本学期部门重点工作。会议由体育教学部主任束景丹召集并主持。
青藏高原及毗邻高山雪冰融水能够为周边地区(如我国西北干旱区)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淡水资源。高海拔地区快速升温和人为碳排放通常被认为是近期高山雪冰加速消融的主要原因。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冬春季(即传统的冰川积累期)尽管冰川表面气温通常维持在 ...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2月24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孙丽文一行到学校涿州教学实验场调研,就现代农机设备更新及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开展等开展对接交流。实验场党委书记李克江参加活动。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2月24日,资环学院收到了一封来自山东省惠民县徐大爷的感谢信,信中对学院2024级博士植营班王琛同学拾金不昧的行为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对学校和学院的育人成效给与肯定。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2月21日上午,为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顺利运行,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曹志军、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郭鑫带队,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后勤保障处、保卫处、信息化办公室等多部门联合开展教学检查。
“肉牛产业纾困”能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苏华维表示很振奋,认为这极大提升了行业克服困难的信心。作为经常深入生产一线的科技专家,他发现肉牛产业对巩固脱贫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我国公布了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苏华维和同事注意到,这160个县中,有63个县都是把肉牛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在缺少田地的山区,农民养几头肉牛,行情好的时候一年就能挣上万块钱了,能够满足其基本生活。因此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当轻柔的细雨无声飘落,雨水节气也悄然而至。雨水节气藏着哪些自然密码?又有怎样的独特习俗?让我们一同踏入这温润的时节,探寻春天的秘密。
2月20日,农业农村部中国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党总支与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于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新图书馆一层培训室开展“习近平减贫理论的核心要义和时代价值”联学活动。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为充分挖掘地域特色资源,充分发挥位于河北省曲周县的广大校友力量,2月23日上午,资源与环境学院在曲周实验站召开在曲校友座谈交流会,共同回顾学校及学院的发展历程,探讨未来的合作与发展方向。会议由曲周实验站站长张卫峰主持。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顺应人口变化趋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而此前刚发布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规 ...